|
|
什么是泥漿的觸變性及靜切力? |
|
|
發布日期:2014-03-11 |
| |
點擊次數:2494 |
泥漿是一種半膠休,由于粘土顆粒水化程度不均勻,水化膜薄厚不一,泥漿靜止時,粘土顆粒水化膜薄就會互相粘結,形成蜂窩狀的網狀結構,并變成膠凝體。再次攪動時網狀結構破壞并恢復原有的流動性,泥漿能夠形成膠凝結構和恢復原有流動性的能力叫觸變性。要使靜止的泥漿開始流動,破壞網狀結構所需最小的力稱靜切力,其單位為mg/cm2。靜切力大的泥漿,其觸變性也大,所以靜切力是測定泥漿觸變性和網狀結構強度的主要指標。隨著靜止時間的加長,泥漿的結構也逐漸完善和牢固,靜切力也逐漸增加,一般都取1min及10min的靜切力值作為泥漿形成結構能力大小的相對度量。1min的為初切力,10min的為終切力。
靜切力和觸變性對鉆進的影響極大,泥漿切力大容易懸浮巖粉,一旦停止循環時不會造成埋鉆事故。但切力也不能過大,過大了既不能使泥漿中的巖粉沉淀,影響泥漿凈化,又會增大泵壓,影響進尺。但泥漿切力也不能太小,大小了攜帶懸浮巖粉的能力不好,停泵時就容易造成事故。在穩定地層中鉆進時,泥漿切力一般為5-15mg/cm2,在漏失地層鉆進時,泥漿切力為70-80mg/cm2為好。 |
|
【返回】 |
|
|
|
|